河南威猛振動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宣傳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術頻道 >

> 通用技術

> 巖溶大水礦床礦體旁側帷幕注漿新技術

巖溶大水礦床礦體旁側帷幕注漿新技術

861   編輯:中冶有色技術網   來源: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2023-02-16 11:26:54
0 前言

巖溶大水礦床是指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巖溶含水層異常發育,礦坑涌水量每天數萬甚至數十萬方的礦床。這些礦床巖溶水防治難度及成本較高,開采時將面臨突水淹井、地面沉降、地面巖溶塌陷、地下水資源破壞等水文地質問題,有些礦體甚至在勘探階段已認定為不宜開采。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金屬礦產的需求增加,老礦山向深部、邊部擴大產能,一些原認為不適宜開采的新大水礦床也進入基建階段,礦山地下水害問題日益嚴重,開發巖溶大水礦床防治水新技術也是刻不容緩。礦體旁側帷幕注漿技術是近年我院開發應用的巖溶地下水害防治新技術,該技術堵水率高,能有效的解決巖溶礦區地面塌陷、地下水資源損耗、排水電費高昂等問題,與礦區地面帷幕注漿技術一樣成為巖溶金屬大水礦床根治地下水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1 帷幕注漿技術及阻水機理

帷幕注漿技術最早應用于水電大壩壩址中,隨著注漿堵水的廣泛應用,逐漸成為礦山防治水的一種防治水新技術。帷幕注漿堵水的實質就是通過鉆孔揭露含水層中的裂隙、孔隙、孔洞,通過高壓注漿,對含水層中的過水通道進行充填、壓密、固化,改變含水層的滲透性能,形成類似帷幕狀的隔水帶(層)。隨著帷幕注漿技術在礦區防治水的發展應用,在礦區地面帷幕的基礎上,我院又開發了礦體旁側帷幕注漿技術,更豐富和完善了復雜大水礦山防治水的技術方法。

帷幕注漿阻水機理就是利用漿液在含水層中的有效擴散,對一定厚度含水層中的巖石空隙進行加固、充填,使局部含水層透水性發生變化,從原來的強透水層變為隔水層。注漿后巖石變化主要有兩方面:

(1)高壓注漿使漿液注入巖石空隙中,對巖石中的空隙或空洞等地下水賦存空間及運移通道進行充填,使巖石孔隙度降低,致密程度增加,給水度和透水性減弱;

(2)注漿后巖石(含結實體)力學性質發生變化,巖石抗壓、抗滲能力增強,提高了巖石抵抗幕外(或頂板)水壓的能力。

2 礦體旁側帷幕注漿技術及其特點

巖溶大水礦床由于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受地層的可注性和注漿材料等影響,礦體旁側帷幕注漿施工完成后,井下排水設備仍應具有最大礦坑涌水量的排水能力,以確保安全開采。下面就礦體旁側帷幕注漿適用條件、工程布置、安全厚度、效果檢查、安全開采要求等方面進行介紹。

2.1 適用條件

(1)礦區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礦坑涌水量大,傳統的疏干方案將產生高昂的排水電費和嚴重的水文地質問題;

(2)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研究程度較高,對含(隔)水層分布、構造含(導)水性、水力聯系等有一定的認識及工程驗證;

(3)礦體相對集中,礦床儲量豐富。因防治水工程規模大,一次性投入多,在礦產資源開發中應考慮成本效益;

(4)礦體頂(底)板為含水層,且巖石可注性較好。該技術最終需要漿液充填孔隙或裂隙形成隔水帷幕,需要漿液在巖石中擴散至安全厚度,形成一定厚度的保護層,因此,要求頂底板巖石可注性較好。

2.2 工程布置

礦體旁側帷幕注漿工程一般分為前期工程、后期工程兩步實施。

(1)前期工程。對開拓工程采用超前探水注漿的方法,查明礦巖的邊界、巖溶含水層巖溶裂隙發育規律及富水性,實施礦體內穿脈水平探水注漿工程,開展井下礦體頂板群孔關(放)水試驗及注漿工作,查明礦體頂底板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特征。井下形成足夠的排水能力,建立礦區地下水動態觀察網絡。

(2)后期工程。前期工程完成后,根據水平探水注漿鉆孔揭露的資料和研究分析,在巖溶較發育的地段、地下水相對豐富的區段、地下水進入礦坑的主逕流帶以及一些可能存在的含水盲區進行橫向鉆孔加密探水注漿工程,鉆孔方向與前期的水平探水注漿鉆孔的方向在空間上大致垂直,主要是封堵平行于穿脈水平探水鉆孔方向的導水裂隙,最終在礦體周圍形成有一定厚度的人工注漿蓋層(礦體旁側帷幕)。

2.3 注漿施工工藝流程

注漿施工工藝流程為:地面自動控制集中造漿——專用輸漿管路——各個水平分支管路——井下二級貯漿池——注漿泵——注漿管——孔口高壓裝置——注漿。

2.4 安全厚度

礦體旁側帷幕既可以作為隔水巖層,又可以作為采場的頂板,所以其具有隔水和保持礦房圍巖穩定的雙重作用。注漿帷幕體一方面需要承受采礦時的爆破震動以及平衡采場頂板應力的集中,同時另一方面要抵抗帷幕體外的承壓水壓力,所以注漿帷幕體的厚度是礦體旁側帷幕注漿參數中最重要的一個參數,如果帷幕厚度太小,則在采掘作業過程中可能會有突水的隱患,如若幕體厚度過大則大大增加施工成本,延長施工周期。我院黃炳仁教授以巖石力學和彈性力學為理論依據,計算業莊鐵礦井下礦體旁側帷幕注漿安全厚度22.81m,效果良好。

2.5效果檢查

2.5.1 帷幕注漿質量的檢查

(1)數據分析:根據帷幕注漿施工過程中鉆孔揭露頂板水文、工程地質特征以及鉆孔漿液消耗量變化情況,尤其是掌握后序鉆孔與前序鉆孔的涌水量、單位吸水率、漿液注入量和注漿壓力等參數是否按規律變化,從而在注漿施工過程中判斷注漿的質量。

(2)檢查孔檢查:一是在注漿后期,采用檢查孔取芯檢測并進行壓水試驗對注漿區域的注漿質量進行檢查,檢查孔數量為注漿孔總數的 10%。二是在礦體的采準階段,利用炮孔或中深孔鉆機(4~20m)針對上盤巖層布置 1~2 個鉆孔進行探查。

(3)水位觀測:在帷幕注漿施工過程中,通過大量鉆孔注漿,必然會封堵大量的導水裂隙通道,并減少礦坑涌水量,影響礦區觀測孔的水位變化,通過多個觀測孔水位變化情況分析,可以了解漿液運移的規律,從整體上了解注漿帷幕堵水的效果。

2.5.2 堵水效果的檢查

堵水效果的檢查可以礦坑疏干放水后礦坑涌水量變化作為直接手段,條件不具備時,可利用已有井巷和鉆孔進行抽水試驗驗證,或者專門布置抽水孔。礦山基建達到一定程度時也可采用礦坑放水試驗。并結合注漿后地下水流場的變化,進行綜合評價。

2.6 安全采礦要求

注漿堵水后,雖然給礦體回采提供了較強的安全保障,但由于帷幕體仍然承受上部含水層的水頭壓力,帷幕體本身在含水構造發育的部位可能存在薄弱處,又或者受到采掘活動或者地壓變化破壞,有重新形成導水通道造成突水的可能,因此,建幕后仍需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具體要求有:

(1)采礦方法一般要求為膠結充填采礦方法,防止帷幕體因穩固性受影響遭到破壞;

(2)為確保礦山長期安全高效生產,帷幕構建后,井下仍須有與預測涌水量相匹配的排水能力;

(3)在富水區的聯絡巷道外布設防水閘門,若出現大的突水,難以采用注漿及時封堵,可將突水巷道與礦井其余部分隔離,對井下的安全生產起保護作用;

(4)采空區頂板殘余涌水及時封堵,對大于1m3/h淋水直接注漿封堵,防止長時間洗空巖溶裂隙中的泥質充填物,造成過水通道加大,水量加大,形成惡性循環。

(5)堅持探水注漿,采掘或防治水工程中,在富水區或發現突水異?,F象,應施工超前探水孔進行探水。

3 礦體旁側帷幕注漿技術在業莊鐵礦的應用

3.1 工程概述

業莊鐵礦構造斷裂、巖溶裂隙、溶洞極發育,大理巖含水層中的地下水靜儲量、動儲量十分豐富。補給源匯水面積達100km2以上,預計礦坑涌水量12萬m3/d,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為我國北方有名的大水礦山。礦體旁側帷幕注漿工程共施工探水注漿鉆孔816個,合計鉆探進尺41379.9m,注漿量20545.99m3。

3.2 技術效益

3.2.1 經濟效益

業莊鐵礦礦坑涌水量原為100000 m3/d左右,實施井下礦體旁側帷幕注漿工程后,井下已看不見滲、漏水點,排水泵房已基本上不用排水了,因此,井下帷幕注漿堵水率幾乎達100%。防治水工程共投入了1500萬左右的工程成本,每年節省排水電費1095萬元,可安全開采礦石價值約14億元,經濟效益巨大。

3.2.2 社會、環境效益

礦體旁側帷幕注漿堵水率一般在90%以上,業莊鐵礦更是高達100%?;灸芸刂频孛娌凰?,能保護地下水資源等。同時,礦山不用疏排地下水,礦區地下水位基本能恢復至開采前水平。不僅保護地下水資源,確保了地面不塌陷,避免了工農矛盾的發生,而且大大改善了井下作業環境,確保了井下生產的安全。

4 結論

(1)巖溶大水礦床的開采,傳統疏干排水因能耗高、排水電費高、環境問題突出,不能滿足日益提高的安全和環保的要求。因此,帷幕注漿技術是復雜大水巖溶礦山的必然選擇。根據礦山水文地質條件、礦體賦存狀態、采礦方法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選擇地面帷幕注漿或者井下礦體旁側帷幕注漿;

(2)礦體旁側帷幕注漿前期工程進行穿脈水平探水鉆孔注漿,查清礦區地下水主要徑流通道等水文地質特征,封堵大部分導水構造;后期工程實施橫向鉆孔加密注漿,揭露不同方向的導水裂隙,對井下帷幕注漿前期工程起到補充、完善和檢查的作用。業莊鐵礦實踐表明,該技術可操作性強,堵水效果好。

(3)實施礦體帷幕注漿工程后后,給采礦環境提供了較強的安全保障,但仍需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參考文獻:

[1]王軍等.復雜及特殊條件下礦床開采調研報告之大水礦床防治水技術部分[M].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采礦住處信息網,1995.

[2]劉曉亮、褚洪濤.我國復雜大水金屬礦床的開采現狀及發展趨勢[J].采礦技術,2008,8(2):3-4.

[3]辛小毛、王軍.業莊鐵礦井下礦體頂板帷幕注漿可行性研究報告[R].長沙:長沙礦山研究院,2002.

[4]黃炳仁.大水礦床注漿防水帷幕厚度的確定[J].中國礦業,2004,13(3):60-62.

[5]朱禮淵、蘇小杰.大水礦山帷幕注漿后采礦探防水安全技術探討[J].現代礦業,2010,7(7):106-108.
聲明:
“巖溶大水礦床礦體旁側帷幕注漿新技術”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
分享 0
         
舉報 0
收藏 0
反對 0
點贊 0
全國熱門有色金屬技術推薦
展開更多 +

 

 評論 (0條)

200/200
中冶有色技術平臺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信息請您掃碼關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術平臺微信公眾號中冶有色技術平臺

最新更新技術

報名參會
更多+

報告下載

第三屆鋰資源科技創新大會及鋰電產業鏈發展論壇暨2023戰略資源與新能源科技創新發展大會
推廣

熱門技術
更多+

天津中環電爐股份有限公司
宣傳
浙江艾領創礦業科技有限公司
宣傳

首頁

在線客服

公眾號

電話

頂部
咨詢電話:
010-88793500-807
專利人/作者信息登記
337p粉嫩大胆噜噜噜